昆仑网

全国政协委员余兴安:短视频直播为青年就业打开新窗口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经济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如何抓住数字经济的新机遇,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新职业上实现人生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余兴安就青年就业提出相关建议,他认为,短视频直播已经为青年就业打开了新窗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余兴安。受访者供图

余兴安委员指出,当前,青年群体就业出现一些新情况。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比上年增加43万人;另一方面,青年群体从业观念发生变化,部分青年就业选择从生存导向转向发展导向,多元化、个性化、兴趣化成为年轻人择业新选项,解决青年就业往往需要匹配更多元的岗位。因此,新职业成为我国就业市场上不可小觑的新需求,也成为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方向。调研显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技能型新职业最受青年青睐。

余兴安委员认为,依托新兴数字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实现多元化、精准化就业创业,是缓解当代青年“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他以短视频直播平台为例,列举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调研结果,根据《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仅快手短视频直播生态就直接催生了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师、直播招聘师、生活服务体验员、选品师等174个新职业,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和“蓄水池”。

在具体举措方面,余兴安建议,要构建新职业培育体系,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可由有关部门牵头,联合龙头短视频直播平台企业制定《短视频直播新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短视频运营”“直播电商”等专项课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范围。推动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内容创作”“直播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推广“平台+院校+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还可以打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数字新职业孵化中心”,针对离校未就业青年、乡村青年、残障群体提供免费设备、流量扶持和技能培训等服务。

同时,还需优化行业发展生态,拓展职业成长空间。推动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国际化,支持行业协会制定“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师”“内容审核师”等职业资格和等级认证体系,对接RCEP框架推动国际互认,也要扶持“技能变现”创新,鼓励平台开通知识付费、技能打赏等功能,对非遗传承、科普教育等正能量内容创作者给予流量倾斜。

在就业环境营造方面,余兴安建议,对聘用应届生的直播基地、MCN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对乡村主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