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助推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高质量发展

7月7日,“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了解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推出的一系列全国或全区首创性首创性、集成性改革措施。

南宁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梁丽向记者介绍,在南宁片区全国首创性、集成性推出涉企经营事项“免审即得”改革。市场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时,签署《“免审即得”承诺书》,即可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获得相关涉企经营许可证书,房地产开发、人力资源、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30项许可实现“免审即得”,多个事项一次即办,首次证件有效期为6个月,为广大企业缩短2-3个月的筹备期,实现准入即准营。2023年9月,该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3〕29号)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并入选2023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广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度南宁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

近年来,在深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领域,南宁片区作为自治区级改革试点,在全区首创性引用DeepSeek开发“AI邕智答”应用企业开办。“AI邕智答”广泛汇聚企业开办的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常见问题等数据,为办事企业提供智能问答,定制性开发企业办事指引。自上线以来,用户使用次数约 5000 多次,线下业务咨询率减少 70%。目前“AI邕智答”除了在自助机上配备外,还在南宁自贸片区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同步部署,实现线上线下便捷应用。该案例荣获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优化营商环境宜商AI案例”奖项。

“我们还开发了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整合设立登记、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用水、用电、用气等17项企业开办事项,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信息实时回馈”的服务。实现企业设立秒批。”梁丽介绍。

在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方面,南宁片区在全区首创性推出材料智能预审系统。办事人将纸质材料放入扫描仪后,系统自动进行扫描、识别,并与后台数据库进行匹配对比分析,即可打印出预审结果,告知企业材料是否有错漏。企业在排队等待时即可及时修改、补齐申请材料。审核识别正确率达90%,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长。“智能预审”政务服务新模式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优秀经验,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区进行复制推广。

此外,南宁片区还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以申请人信用承诺为基础,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时免于提交市场主体决议决定、相关人员任职文件、清算报告等文书材料,申请材料最多缩减 60%,充分赋予市场主体最大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

梁丽表示,下一步,南宁片区将积极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企业开办等更多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同时以迭代升级南宁片区级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为抓手,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化改革,为重大项目和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助力南宁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