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山医大二院王彩虹团队开辟代谢-免疫治疗新路径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李喜芳)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彩虹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发表重磅研究成果,首次揭示色氨酸代谢的犬尿氨酸途径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fh/Tfr细胞免疫失衡的内在关联,为这类致残性自身免疫病的精准诊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作为全球影响超4000万人的慢性疾病,RA的发病机制一直被视为医学难题。王彩虹团队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初诊RA患者血清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患者体内色氨酸代谢网络显著异常,尤其是犬尿氨酸(Kyn)代谢途径紊乱最为突出。研究首次筛选出色氨酸(Trp)、黄尿酸(XA)、喹啉酸(QA)、犬尿酸(KynA)4种核心代谢物,构建的RA-HC代谢诊断模型不仅能精准区分患者与健康人群,还可根据代谢物水平将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量化依据。

  “这相当于为RA患者建立了一套代谢‘指纹图谱’。”王彩虹教授介绍,该模型若与现有抗CCP、RF等检测指标结合,可显著提升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代谢物水平,临床医生能够实时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真正实现“精准医疗”。目前团队已启动临床队列研究,加速推动该成果向早期诊断试剂盒和精准治疗方案转化。

  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色氨酸代谢产物失衡与Th17/Treg、Tfh/Tfr细胞免疫失衡密切相关。其中,色氨酸和黄尿酸水平降低与Th17/ Treg失衡呈负相关,犬尿酸减少则直接关联Tfh/Tfr细胞比例失调。这一发现首次在代谢异常与免疫紊乱之间架起科学桥梁,证实犬尿氨酸途径是RA免疫失衡的关键上游调控机制。

  这项突破标志着我国在RA发病机制研究领域已跻身国际前沿,为全球2000万RA患者带来了“代谢调控重塑免疫平衡”的治疗新希望。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人类有望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网络,实现RA的早期预警、精准分层治疗乃至疾病预防,彻底改写这一“不死癌症”的诊疗格局。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