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泥火淬新境・艺心绽陶华”——民进佛山市委会庆祝民进成立八十周年暨开明陶艺创作院成立作品展在佛山古镇艺术创作中心开幕,各界近百位嘉宾共同见证这场陶艺与精神交融的文化盛事。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中华优秀传统陶艺“传承与创新”为核心,汇聚封伟民、邓榕深、潘超安等32位陶艺家的60余件匠心之作。创作者中,既有深耕行业数十载、奠定石湾陶艺流派的领军者,也有锐意进取、探索陶艺语言新表达的中坚力量。艺术家们以泥为媒、以火为淬,既坚守“石湾公仔”的精湛技艺,又赋予作品时代内涵,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需求紧密联结。一件件带着温度与思考的陶艺品,不仅诠释着民进人“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的精神追求,更为佛山陶艺文化薪火相传注入新活力,尽显“陶都”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展览现场。
活动现场,嘉宾们在陶艺家封伟民的带领下参观展览:或驻足细赏陶塑纹路的材质创新,或用镜头定格人物衣袂的灵动姿态,纷纷赞叹作品既留存石湾陶艺的“老味道”,又满溢佛山城市的“新活力”。

邓榕深的《白犀牛“苏丹”》。
参展作品中,多件佳作暗藏深意。邓榕深以2018年离世的最后一头非洲雄性白犀牛“苏丹”为原型创作雕塑,刻意保留犀角断裂痕迹与全身裂纹,不施釉彩、经1300度柴烧而成,肌理古拙自然。“白犀牛的今天,或许就是人类的明天。”作品以物种灭绝之痛警示世人守护生态。

潘超安的《歌德浮士德-追问生命的价值》
潘超安的《歌德浮士德-追问生命的价值》则充满哲学思辨:画面中心,歌德手持书卷、目光如炬,既是著作创造者,亦是“浮士德”求知精神的化身;身后颠覆传统的“小丑魔鬼”堪称点睛之笔——戏谑的表情、夸张的姿态,暗喻梅菲斯特的现代形态,提醒人们:诱惑与邪恶常藏于娱乐外衣之下。

封伟民的《守望》
作为文化守成主义者,封伟民的女性陶塑延续传统仕女韵味。他从传统文化与淳朴人性中汲取价值,以作品抗衡现代世风,守望文化诗意。其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守望》便是代表:温柔敦厚、清新脱俗的东方女性形象,满含对田园牧歌时代的眷恋,成为他精神皈依的写照。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既是献给市民的陶艺文化盛宴,更搭建起佛山陶艺交流创新的新平台,以“开明精神”赋能陶都发展,为岭南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文字、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 实习生叶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