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中医多学科会诊开启患者康复新路径

“针对这位患者卒中后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的症状,从《内经》‘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神经功能检测,在调理阳气的基础上,应注重对神经功能修复的辅助。” 近日,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三病区医生办公室内,一场别具一格的中医经典病例会诊悄然展开,特邀长治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牛潞玮,会同院内脑病科、肺病老年病科、糖尿病风湿科、治未病科、营养科等多科室专家汇聚于此,围绕 71 岁患者郭XX的诊疗方案展开中医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

前不久,郭XX因“卒中后疲乏无力、少气懒言3月余”入住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三病区,医院的专家团队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理论为核心框架,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数据展开辩证,细致地对患者气血运行状态、舌苔颜色、质地等变化以及经典方剂在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身体机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形成了一套融合经方调治、穴位刺激与康复训练的个性化方案。

近年来,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聚焦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中医经典病房建设,中医经典理论水平持续提升,遇上极具教学及研究价值的疑难病例,各科室便组织多学科会诊,从理法方药、古籍溯源、现代转化等多元维度切入,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深入剖析病情,展开探讨。

“过去查房时,不少年轻医生习惯按部就班,直接参照指南开具药方,但经过多次参与会诊后,他们发生了明显转变,如今会主动钻研病例,深入研读古籍经典,并尝试将所学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 脑病科三病区主任申红琴在谈及这一显著变化时,言语间洋溢着欣喜之情 。

这种将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相结合,为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的模式,不仅为郭XX这样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也为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后,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还将持续搭建传承中医经典、促进学科交流、培养优秀人才的优质平台,充分挖掘中医经典理论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巨大潜力,建立健全“中医经典病例会诊制度”,助力更多患者重获健康,在守护上党地区人民群众健康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有力的步伐。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编辑:贾霄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