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讯(记者赵鑫远)4月14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陇南市以文旅康养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大景区+全域乡村游”发展格局,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567.7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0.41亿元。
强基固本挖潜能
在景区建设方面,陇南市以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加快建设武都万象、康县青龙山、嘉陵江峡谷群等大景区,以遍地开花的美丽乡村为基础,拓展提升乡村休闲游的区域版图,旅游资源普查单体总量、4A级以上景区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4个、文旅康养品牌村14个,“甘肃·陇上江南·乡村休闲度假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绘就了移步皆景全域旅游新画卷。
陇南市坚定走好让历史文化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靓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的文旅融合之路,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文章,不断提升景区内涵、拓展体验形态、延伸产业链条。武都高山戏、影子腔等非遗剧种通过沉浸式演艺焕发新生,西和乞巧节、文县池哥昼等5项国家级非遗硬核“圈粉”年轻游客,原创歌曲《娥嫚》全网点击量突破30亿次,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兰州首演引发热议,秦小虎等系列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
同时,陇南市深度整合跨省资源,牵头成立甘陕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推出“三日游三省”精品线路,联动打造旅游大环线。持续深化“文旅+”发展思路,梯次培育文旅产业经营主体,聚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水平。2021年以来全市文旅企业增加85家,总量达到190家。紧盯“小长假”释放的文体旅游消费需求,紧跟“一老一小”旅游风向标,加紧布局“康养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新业态。
创新突破积势能
陇南市以“大项目”为引领,做强文旅产业引擎。近年来,陇南强力推进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文旅产业基础设施,聚力打造集观光、休闲、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武都裕河景区、五马童话小镇、礼县三国文化产业园、徽县田河银杏、文县石龙沟等建成运营,陇南南部山区茶旅融合产业带、秦汉文化产业带以及两当县乡村振兴全域农旅融合康养示范县建设均初见成效。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军长征在陇南”主题线路,宕昌哈达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近140万人次。
陇南市以“全域乡村游”为纽带,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乡村游是陇南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潜力所在。陇南深化实施“百千万全”工程,把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设施一体配套、服务一体提升、景观一体打造,引导群众通过在家门口发展民宿、农家乐和小成本经营,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等级旅游民宿1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陇南成功入选被誉为国内民宿品牌“奥斯卡”的黑松露奖,被评为“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两当云屏成功创建甘肃首个国际慢城。2024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接近旅游接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融合智旅促发展
陇南市以“多向融合”为核心,擦亮陇南旅游品牌。以打造现象级旅游IP为抓手,塑旅游品牌、增旅游效益。抢抓“跟着赛事去旅行”新时尚,持续举办蜀道·青泥岭山地越野挑战赛、青龙山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打造“一县一品”文体赛事,拓宽“引流”新路径。武都万象大景区以“距离城市最近的地质奇观”为定位,联动姚寨沟、千坝草原、万象街区等板块,打造集溶洞奇观、温泉疗养、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青龙山大景区规划建设星空露营基地、国际冰雪运动基地等22个子项目,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陇南市以“智慧赋能”为支撑,提升全程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建设,通过打造VR/AR沉浸体验、数字讲解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扫码识景等智慧服务,推动智慧旅游发展。优化“一部手机游甘肃(陇南)”平台,面向游客提供无缝化、及时化、精确化、互动化的旅游服务。推进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更新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与公安、交通等部门数据共享,接入景区、星级饭店、民宿以及第三方OTA平台、电子地图运营商等数据资源,旅游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紧抓机遇汇动能
为推动微短剧与旅游业相结合,陇南市在全省率先发展微短剧拍摄、沉浸式剧本游等新业态,积极探索微短剧“内容+场景+传播”的创新模式,制定出台“十百千亿”工作方案和“黄金十条”扶持政策,单个项目的扶持资金达50万元。推出“采茶制茶—茶宿体验—茶疗养生”全链条服务,打造“当归温泉”“黄芪药膳”等特色产品,引入悬崖温泉、森林冥想等高端项目,利用四季气候差异发展候鸟式旅居。
同时,陇南市采取多种模式引进一批景区规划、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职业经理人等高层次急需人才。推行“文旅康养创客计划”,加强政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文旅策划师、中医理疗师、康养指导师、文创设计师等紧缺人才,不断壮大旅游服务人才队伍。
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陇南市紧盯做强文旅康养产业链,引进一批文旅龙头企业,以大企业促进资源大开发、市场大开拓。培育新型主体,引导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和合作社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培育入规企业,强化文旅企业跟踪服务,及时将成长性好的文旅企业纳入“小升规”培育库,不断做大规上文旅企业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