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云南省正式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
人工耳蜗的价格
从20多万元降到了4到5万元,
降幅达到75%。
集采落地近一个月,
全省已有9个州(市)的
17家医院采购备货,
13人植入集采人工耳蜗。

全省已有13人植入集采人工耳蜗
人均负担降低至约2万元

就在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后的第6天,1名70多岁的患者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总医疗费用为7万余元,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仅8463元。
患者儿子:“我们跟她说什么,她能听得见,她能明白我们的意思,能够正常地交流,我们就满足了。”

云南省医保局介绍,这次人工耳蜗中标企业既有外资企业,也有国内的生产企业,覆盖了临床使用的主要产品,能充分满足患者需求。云南作为全国首批落地人工耳蜗集采政策的省份,目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等9个州(市)的17家医院已采购备货。
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艳君:“3月份以来,已有13人植入了集采人工耳蜗,人均医保报销4.6万元,人均负担降到了约2万元。”

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是医保部门通过"以量换价、量价挂钩"的方式促使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的降低,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的途径。除人工耳蜗外,这几年心脏支架、人工骨关节、种植牙等通过集采,价格也得到大幅降低。
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艳君:“2019年集采这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已落地69批次,包括1184种药品和64类205种医用耗材,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过113亿元,缓解了医保基金和群众就医负担。”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继续通过参加国家和省际联盟集采、组织省内联采等多种形式,持续扩大集采覆盖范围,让群众更大程度享受到集采改革带来的实惠。

记者:宗枸宇 郑雪飞
编辑:董桂英
责编:施凌清 王锐
主编:侯思名
终审: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