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百余人通宵守护 9小时恢复如初

志愿者与群众清理店面淤泥。

水位退去后,游客漫步黄龙溪古镇。

近日,成都多地普降大雨。就在昨日凌晨,双流区黄龙溪古镇景区发布紧急通知,双流区黄龙溪古镇景区于7月5日凌晨5点启动防汛应急预警,景区内游览项目已暂停,不建议前往,请注意自身安全。

网络上,4日夜黄龙溪雨横风狂的画面开始流传。当地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就此,锦观新闻记者深入黄龙溪一线,实地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凌晨5点应急预警启动开始,双流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快速有效地防汛应急,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5日下午2点,黄龙溪镇景区和相关社区水位已退,除景区游乐设施暂未开放外,景区已正常对游客开放,社区群众生活秩序已逐渐恢复正常。

镜头回放

这一夜黄龙溪无眠

7月4日22∶30,双流区气象台发布预警信号,对流云团携暴雨逼近黄龙溪。23时起,锦江与鹿溪河水位飙升,古镇川龙街内涝骤现,黄龙社区应急队员踩着积水帮商家转运物资,社区书记潘小龙大喊着切断电源:“防漏电!”

防汛指挥部里,汛情通报此起彼伏:“川龙街内涝处置中!”“剑南大道树木翻倒!”“嘉禾市场老路有树障!” 应急灯的光晕里,600余名干部群众的身影在风雨中穿梭。

5日凌晨1点,古镇码头水位触线,华龙旅游公司的船员们冒雨固定船只,该公司负责人杨文东扯着嗓子喊:“5艘快艇待命,随时能冲!” 半小时后,嘉禾5组龙王庙沟漫水,双流区黄龙溪镇嘉禾社区党委书记张小花蹚着齐膝洪水指挥转移:“先保人!家具稍后!”

凌晨4点,嘉禾庄小区进水时,居民已在应急分队协助下完成自救;5点,鹿溪河水位冲至 2.4米,三个社区内涝加剧,三级响应启动,手电筒光束在黑暗中交织成网。

直到早上7点,水位稳在2.5米,距全面警戒仅差0.2米。9点,静心苑最后一位老人转移完毕……

截至8∶30,139户受灾、630余亩农田被淹、40余棵树倾倒,但零伤亡的消息,让熬红了眼的守护者们终于松下紧绷的弦。这一夜,黄龙溪的灯火,始终亮在洪水里。

处置有序

继续加强区域巡查做好疏通

上午11时20分,记者赶赴黄龙溪镇嘉禾社区现场时,社区干部、志愿者和社区群众正在清理店面淤泥。见到记者前来,正在现场指挥,且一夜未眠的张小花蹚着水走了过来。她告诉记者,因为黄龙溪地势较低,锦江支流龙王庙沟水漫出,造成社区100多户一楼住户受到影响,暴雨后,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以及群众积极自救,虽有一定财产损失,但未发生人员伤亡。

同样忙了一宿的黄龙溪古镇景区综治巡逻队员陈勇眼窝深陷,说起4日夜的防汛,他又来了精神:“3点前雨跟瓢泼似的!我们扛着沙袋堵门,商家的冰箱彩电全是4人一组抬到二楼。” 他突然提高音量,手掌拍向大腿,“你信不?那水位半小时就蹿20厘米,码头最高到2.5米,比前天整整高了40厘米!”

街角处,几名工人正给倾倒的香樟树围上黄色警戒带。陈勇抹了把脸指着说:“风最狂时连根拔起3棵,幸好凌晨那会儿街上没人,不然真危险。”他踹了踹脚下的碎枝,“现在得盯着电箱,怕积水泡坏了漏电。”

“昨晚镇上出动230余人次战斗在一线,今天我来接班继续守护大家安全。”黄龙溪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部长刘炯告诉记者,目前,街道正积极对相关点位进行暴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加强电箱等区域检查,做好疏通、处置。

水位退去

黄龙溪古镇已恢复秩序

水,来得快,退得也快。中午12点过,记者站在川龙街口望去,4日夜被淹的商铺前,几名店员正用拖把冲洗地面残留的泥沙。“凌晨还没过脚踝呢,现在能光脚扫地了。” 一家小吃店老板甩了甩手上的水,门前的红灯笼在微风中晃动,滴下的水珠溅起细小的水花。

三三两两的游客漫步其中,镜头对准斑驳的墙面和挂着“照常营业”木牌的茶馆。“游乐设施关了,但逛老街、看古桥不受影响。”工作人员表示。街角处,两名背着相机的游客正和穿蓝马甲的志愿者打听路线。“昨晚住镇上民宿,没觉得慌,今早起来水就退了。”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笑着说,古镇的烟火气已经回来,沿街的小吃摊已陆续摆出。

“上下游信息通了,心里就有底了。”双流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向阳表示,在锦江流域黄龙溪点位观测中,我们既关注上游水位、雨量、流量,又与天府新区、龙泉驿区、眉山市彭山区等周边兄弟区县鹿溪河流域互通互联、共享信息,提升研判准确性。后续会持续紧盯雨情汛情,强化天气监控,第一时间发布汛情信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