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构建“航天+农业”新格局!中原农谷管委会赴海南文昌、三亚调研

为贯彻落实《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推进中原农谷“五年成高地”战略目标落地。5月7日—5月9日,中原农谷管委会副主任李军安、新乡市农高中心副主任袁合林带队赴海南省文昌市、三亚市考察太空育种、农业产业及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5月7日,调研组首站抵达“航天之城”文昌市,先后到公坡镇育秧中心及香米加工烘干基地、海南航天育种中心、龙楼镇航天地瓜基地,就水稻育秧技术及稻米加工全链条运营模式、航天育种繁育体系等开展详细调研。

在海南航天育种中心,依托航天搭载技术已培育出航天西瓜、航天茄子等多个高产抗逆新品种。李军安表示,“航天+农业”的科技融合为种质创新开辟了新赛道。目前平原示范区正积极探索太空育种,原武镇“太空水稻”已从500粒扩繁至100亩。双方就下一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计划在太空育种、种子繁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与文昌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5月8日至9日,调研组转战三亚,深度对接国家南繁科研力量。在崖州湾科技城产促中心,深入了解崖州湾科技城发展历程及南繁硅谷“育繁推一体化”成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分子育种实验室、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的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感受南繁硅谷的前沿技术实力;在中国种业集团深入学习种业CRO平台运作模式;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了解耐盐水稻品种育种技术及成效;在国家农业现代化南繁示范区实地观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新品种培育情况。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召开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题座谈会。会上,双方就种业科技创新、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种质资源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种业CRO业务开展情况等展开深入交流。

李军安表示,“海南南繁是种业科技创新的‘加速器’,与中原农谷的发展优势互补。双方可通过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设立飞地育种基地等方式,联合海南科研机构组建跨区域种业创新联盟,聚焦小麦、玉米等主粮及特色农作物开展联合攻关,携手攻克种源‘卡脖子’难题;吸引南繁企业在中原农谷设立成果转化中心;探索科研人才共享机制,形成‘冬海南、春中原’的协同创新模式”,并就种业科技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交流、联合办会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推动中原农谷与三亚市人民政府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书写“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的新篇章。

此次海南调研为中原农谷深化种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方向。下一步,中原农谷将聚焦“太空育种产业化”与“种业服务模式升级”双轮驱动,推进打造太空育种中原高地:依托平原示范区原武镇现有100亩太空水稻繁育基地,联合航天育种中心、科研院所,开展太空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适应性验证,培育高产抗逆的“太空粮”新品类;加快构建种业CRO综合服务平台,针对当前资源整合短板,加快构建覆盖田间育制、检验测试、辅助育种、产权保护等一站式种业CRO平台,为种业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全周期服务,加速成果转化,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中原方案。(马丙宇 闫征帆)

编辑:陈静

审核:刘亚鑫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