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3月4日,重庆高新区“渝善渝美 志愿重庆”学雷锋主题示范活动暨香炉山街道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建设启动仪式在香炉山街道康城广场举行。活动中,重庆高新区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在香炉山街道正式启动建设。

据介绍,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已然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去年12月,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在全市范围内面向新就业群体打造场景友好、人际友好、治理友好的“友好镇街”,为新就业群体营造更为友好的环境,助力保障新就业群体的权益。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建设,香炉山街道制定出台了《香炉山街道“暖‘新’聚力,打造友好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旨在通过打造“友好街道”,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全方位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全街道范围内展开了深入调研、精心布局。”香炉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街道已建成27个暖“新”站及网格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饮用水、充电设施、卫生厕所、阅读空间、休息区域等基础服务,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建成2个暖心食堂,以实惠的价格、优质的菜品,让大家能够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动员66家暖心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充电、休息场所专属优惠等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心制作并发布“骑手地图”,将辖区内暖“新”站、公共卫生间、24小时城市智慧书屋等服务设施和场所进行整合标注,实现“一图在手,服务全有”,极大地方便了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和生活。
根据《方案》,香炉山街道还将通过党建引领、暖心服务、融入治理、丰富场景等方面举措,进一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美好街道。
比如,在党建引领方面,街道将深入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员大排查,全面、精准建立党员信息库。在已建的暖“新”站精心打造“红色加油站”,配备充足的书籍、学习资料以及学习设备等,为新就业群体党员打造一个优质的学习交流空间。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设“指尖上的党建课堂”,满足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在暖心服务方面,街道将充分利用已建的暖“新”站、“小哥来了”二维码、“骑手地图”等,在持续做好基础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和物资配备。同时,开展健康关怀、家庭关爱、职业发展、暖心商家联盟等特色服务,比如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期托管难的问题,联合社区、学校和志愿者组织,精心开展托管服务;广泛收集各类招聘信息、职业培训资源和行业动态资讯,为有就业意向、希望转换工作岗位或提升职业技能的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推荐和专业指导。
活动现场,香炉山街道“三新”党支部和香炉山街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将进一步夯实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的党建根基,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此外,66家商家加入香炉山街道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爱心共建单位,15家商家代表现场获得授牌。

记者了解到,《方案》还提出,将新就业群体全面纳入“141”治理体系,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熟悉街道环境和社情民意的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凝聚更多力量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劝导、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天,“香·助先锋”香炉山街道三新组织志愿服务队也正式成立,他们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身辖区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

(图片均为雷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