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26周早产儿奇迹康复!三年后一家三口鞠躬致谢救命恩人

“这三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当面致谢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今天,终于心愿达成了!”明仔妈妈抱着明仔,与丈夫一起向当年负责分娩的医务人员和脐血专家深深鞠躬致谢。这是第六届广东省脐带血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感人的一幕。现场掌声雷动,不少人笑中带泪。3岁的明仔在妈妈的怀抱中扭来扭去,他大概不清楚正发生什么事,但这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刚出生时却是体重仅1.1公斤、26周的超早产儿,命悬一线,是自体脐带血回输帮助他度过了早产儿并发症的鬼门关。

近年来,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治疗领域,自体脐带血的应用探索不断深入。在脑瘫、孤独症、婴幼儿脑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实践中,部分患儿在接受自体脐带血治疗后,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疗效,展现出该治疗方法的潜力与希望。近日,第六届广东省脐带血大会在佛山顺德召开。本届大会以“创新·融合”为主题,由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脐带血应用专委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协会等联合承办。会议期间,与会专家披露了我国脐带血临床应用领域的多个重大突破,这些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脐带血临床应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26周超早产儿出生24小时脐血回输

明仔妈妈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分享了儿子因脐血重获新生的故事。为了有一个孩子,她和丈夫花了14年时间。这期间,她经历过1次宫外孕,3次生化妊娠,却始终未能如愿。终于在39岁时,她怀上了孩子,全家人都欢欣鼓舞地期待小生命的降临。然而,由于是高龄产妇,再加上曾经做过宫颈锥切手术,妊娠26周时,她羊水破了,医生初步估计这个孩子保不住了,让他们做好流产准备。“儿子是在爸爸生日那天破水的,我们都觉得是孩子着急给爸爸送生日礼物来了。我告诉医生,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全力以赴保住孩子。”想起那段跌宕起伏的经历,明仔妈妈当场泪流满面。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明仔顺利出生,但只有26周的他生下来只有1100克重,各种早产儿的并发症让他的生命危机四伏!从极度的幸福跌入绝望的深渊,明仔妈妈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当时觉得我不能再失去了,如果真的再失去,我觉得我活不了了。”明仔妈妈哽咽道。

一切的转机来自明仔爸爸一个明智的决定——产前,明仔爸爸主动与广东省脐血库联系要求储存孩子脐带血。“我们是比较早就了解到自存脐血的优势,当时想的是给孩子的未来留一个保障。没想到孩子生下来24小时就用上了,帮助孩子渡过了早产儿并发症的鬼门关!”

据中山市博爱医院产科护士长邓惠玲介绍,当时博爱医院参与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杨杰主任牵头的“应用自体脐带血输注干预早产儿并发症”的多中心合作项目,而明仔十分幸运,成功入组。孩子的脐带血成功采集后,通过绿色通道送到广东省脐血库进行处理,24小时内又回输到宝宝体内。回输自体脐血后,原计划至少要3个月才能出院的宝宝,在第63天就顺利出院了。“现在看到孩子这么健康可爱,我们真的很欣慰!像明仔这样的案例我们医院已经有20多例,希望更多的爸爸妈妈能够重视脐带血储存,因为它不仅仅能够用于治疗血液病,在治疗早产儿并发症以及再生医疗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及时干预,早产儿发育迟缓发生率明显降低

“现在孩子3岁了,很少生病,除了打疫苗从来没打过针,平时吃得好,睡得好,非常聪明可爱。”明仔爸爸还幸福地在透露,“我43岁的老婆现在又怀上了双胞胎,我们不仅要为他们存储脐血,还呼吁其他有条件的爸妈们给孩子储存脐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宋小燕介绍,“自体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输注干预早产儿并发症”多中心合作项目于2019年3月启动,广东省内共有12家医院携手参与,共入组早产儿153例。历经严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自体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降低早产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长期随访观察发现,接受自体脐带血回输的早产儿发育迟缓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表明自体脐带血回输在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具有潜力,并且有望改善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的结局。该项目的卓越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影响因子:17.03)收录,这一成果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已规范开展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脐带血回输治疗工作,正致力于进一步深入探索自体脐带血回输治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相关机制和潜力,为更多患儿带来希望。

明仔一家人对于医护人员救治深表感激

据介绍,广东省脐血库自体库已出库561份,救助558人,自存自用占比达48%。2025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杨杰提出将脐带血采集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提案,倡导通过政府补贴和医保支持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引发广泛关注。

文|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黄钊蓉图| 由受访者提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