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又到了山西人“叮铃咣啷”往瓶瓶罐罐里灌酱料的时候了!
只不过,大部分山西人灌的是西红柿酱,而对于晋南的运城人来说,还有一种酱也同样在“瓶瓶罐罐”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它就是——西瓜酱。
西瓜酱,到底是啥味?
01
西瓜酱?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也许是抹在面包片上,如草莓酱、菠萝酱、芒果酱一样甜滋滋的的果酱。但,在山西运城,这种“果酱”,着实是颠覆很多人的认知。因为,它不仅甜,还有点咸!
每年夏天一过,运城人便开始了西瓜酱的制作。将洗干净的黄豆下入锅中煮一个小时左右捞出,平铺在筐子里,倒入面粉拌匀后,再将香甜的西瓜捏碎,一斤瓜水下二两盐,再加入一起搅拌均匀。经过一个多月烈日的暴晒,甜的西瓜,咸的酱豆,在酱缸内缠绵交融。

截图自:小红书@寻味山西
甜润的瓜汁催化着黄豆的发酵,赋予酱体诱人的红润色泽,黄豆酱中的的氨基酸态氮又让西瓜的甜意层次分明,也给酱增了几分大豆蛋白独有的醇鲜。甜与咸在缸中缠绵交融,将夏日的清凉丰盈,浓缩为秋冬餐桌上浓淡皆宜的风味精髓。

截图自:小红书@寻味山西
待酱成,开坛的一瞬间,那股许久不见的西瓜甜香裹挟着黄豆酱的咸香扑面而来。运城人再小心翼翼地将大缸里的酱分装进不同的小罐子里,默默滋润接下来的一整个秋冬。
西瓜酱是如何“诞生”的?
02
那么,这种另类的“果酱”是如何诞生的?还得从运城这片土地开始说起。
地处北纬35°的运城,是水果黄金产业带,在夏天,西瓜便是运城人最常见的水果。

运城夏县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种植西瓜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这里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平均205天,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区、丘陵、平川三个区域。其中,丘陵至平川区域以黄绵土为主,土壤质地疏松多孔,耕性良好,矿质养分丰富,非常适合西瓜生长。
因此,对于实现了“西瓜自由”的运城人来说,夏天过去了,如何处理吃不完的西瓜成了他们发挥创造力的一种动力。而智慧中诞生的一罐罐酱料,也成了他们餐桌上的百搭“下饭神器”。
用它来炒菜,能让普通的菜肴瞬间变得香气四溢;拌进面里,原本寡淡的面条也变得滋味十足;要是就着馍吃,那更是得劲儿!

截图自:小红书@寻味山西
对于运城人,那一罐罐西瓜酱,封存的从来不只是西瓜与黄豆,更是岁月长河中沉淀的“乡愁密码”。
它是一拧开盖子,便扑面而来的整个夏天的味道;它是祖祖辈辈的智慧,也是应对漫长寒冬的味觉慰藉;更是游子离乡,被装进行李箱里带走的“故乡”。
它无需华丽包装,但那瓶瓶罐罐里凝结的酱痕,便是游子眼中最滚烫的、最浓烈的家书。
#今日话题#
山西的这款“隐藏版酱料”
你吃过吗?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