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施“三砺”工程 建构卓越基层治理人才培养新范式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一个集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与哲学四大学科于一体、具有基层治理人才培养丰富经验的综合性学院。长期以来,学院始终注重将基层治理真实问题、真实场景深度融入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全过程,通过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系统实施思政砺心、课教砺基、实践砺能“三砺”工程,切实提高了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为基层地区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治理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思政砺心:创建思政教育新路径,厚植使命担当。学院系统化设计与本科人才成长阶段相匹配的“认知—认同—内化”三阶递进价值塑造育人载体链,将基层情怀培养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在传统课堂之外,建设“田社课堂”和数字化“云课堂”,通过从“讲好基层故事”的感知认知,到“做实基层实践”的认同深化,最终实现“链动基层需求”的价值升华,厚植学生“知基层、爱基层”的使命担当,驱动形成“建基层、兴基层”的行动自觉。

课教砺基:重构课程教学新体系,重塑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学院通过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结合校内师资和以基层治理优秀校友为主体的校外师资,打造教研共同体和多元化师资团队,建设特色基层治理问题库、案例库、项目库等,创新构建对接需求、动态更新的“真实”教学资源与内容体系,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原则,构建跨学科、模块化、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基层治理需求的适配度。

实践砺能:重构实践教学范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养。学院紧密对接区域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才需求,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全方位契合的实践创新路径,系统重构实践教学范式。构建“基础—专业—科创—综合”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优势特色实习实训基地与协同育人平台,开设多学科交叉实践课程,打造“行政素质能力大赛”等品牌专业赛事。稳步推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与基层治理现实需求同步、与学科前沿对接、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融合,全面增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

(作者:苏静 余望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