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姚怡欣/文图
春风拂绿野,清明寄情思。当温润的春雨唤醒沉睡的大地,当柔和的春风拂过广袤的田野,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耕种时节。 为深化“五育融合”教育理念,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小学以“生态农场春耕”为主题,通过整合科学、语文、劳动,构建跨学科实践课堂。学生们以“一粒种子的旅程”为任务驱动,化身“小农人”,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学习、探索,展现学科融合赋能真实问题解决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学校开心农场内,老师们化身“农耕导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清明时节种植的知识。从种子的挑选、土地的翻耕,到播种的深度、间距,再到后期的养护管理,老师们讲得细致入微,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面对眼前的土地,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孩子手持铁锹,小心翼翼地翻耕土地,将板结的泥土变得疏松柔软;有的孩子弯下腰,用稚嫩的小手仔细地撒下种子,仿佛播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还有的孩子提着小水桶,一趟又一趟地为土地浇水,让种子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孩子把握不好播种的深度,种子埋得太浅或太深;有的孩子浇水时控制不好水量,要么太多导致种子被冲跑,要么太少无法满足种子发芽的需求。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不断调整种植方法。

经过一番辛勤劳作,原本空旷的土地变得井然有序,一颗颗种子被播撒在土壤里。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种植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也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泥含新绿,童心种未来。当科学之真探秘种子萌发的规律,劳动之乐浸润躬耕陇亩的汗水,语文之美抒写春泥萌动的诗意,大学路小学的春耕课堂在学科融合中绽放出独特的育人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