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生态赋能,碧水生辉!佛山三水云东海“铁三”火热开赛

5月18日,合和杯·2025广东万里碧道佛山三水云东海铁人三项赛在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云东海“铁三”赛事连续举办三届,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全面深化佛山市全域水经济试点实践,契合“四山两江”文旅发展战略,擦亮碧道生态底色,推动“碧道+文旅文体”深度融合,成为云东海建设大湾区特色健康运动小镇的新名片。

合和杯·2025广东万里碧道佛山三水云东海铁人三项赛鸣枪仪式

开创四个“首次” 赛事火爆程度为历年之最

本次比赛首次采用了“云铁”精英主赛+全民健身副赛的办赛模式。精英主赛设置了铁人三项全程-分龄组、半程-分龄组、团体接力-全程三个组别,两项比赛合计规模超过1500人。赛事吸引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铁三爱好者报名,佛山市外参赛选手近七成,报名火爆程度为历年之最。

18日当天,铁人三项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勇拼搏,激烈角逐,最终刷新了多项比赛纪录。其中,李嘉兴、冯志江、郭志玮分别以01:10:30、01:16:45、01:17:23夺得男子组半程赛前三,张泳、陈桂香、周倩如分别以01:24:32、01:27:36、01:28:41夺得女子组半程赛前三。

在赛事策划方面,本次“云铁”开创了四个首次:首次全民健身助力“云铁”亲子徒步赛、首次主题短视频大赛、首支主题曲MV、首次医药健康+电子信息行业精英赛、首支白鹭天使啦啦队等。其中短视频大赛鼓励全民发挥创意,秀出与“云铁”的二三事,参与瓜分万元奖金。

赛事吸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报名

生态赛事双赋能 打造“碧道+”新辉煌

今年是“云铁”成功举办的第三年,云东海的生态建设成就了高水平“铁三”赛事。比赛的游泳赛道所在的月亮湖水质优良,是珠三角鲜有可以游泳的城市湖泊;骑车赛道云东海大道笔直且较少转弯点,爬升幅度不大,适合提速驰骋,也是目前鲜有容易提速出好成绩的赛段。跑步赛段位于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高标准建设环湖碧道,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生态跑道。

水生态持续向好,为铁人三项赛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赛事在竞赛环境、选手体验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而赛事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云东海湿地公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人关注云东海的水生态保护成果以及其独特的生态价值,进而促进水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形成了生态与赛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共同铸就了“碧道+”新辉煌。

来自东莞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的参赛选手冯先生表示,已经连续三年来参加云东海铁人三项赛。每一次来到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清澈的湖水,不仅让参赛选手在游泳的过程中更加安心,也有效提升了划水效率。此外,环湖碧道的平坦开阔更是为跑步赛段提供了绝佳条件,笔直宽敞的跑道减少了体力消耗,能够全身心投入冲刺,比赛之余还能欣赏沿岸风光,简直是两全其美。正是云东海湖优质的水生态环境和高标准建设的碧道设施,成为了他连续三年在这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助力。

选手们在云东海湿地公园月亮湖劈波斩浪

撬动多业界资源 助推佛山水经济新业态

为充分发挥万里碧道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佛山市河长制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万里碧道为主要载体,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谋划推动水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云东海铁人三项赛事重启之初,便获得河湖水经济的发展契机,得到广东省河长办授权,成为首场冠以“广东万里碧道”光环的铁三赛事,开创了广东碧道铁三的先河,并作为发展水经济的优秀典型案例,云东海也成为广东发展河湖水经济的发源地之一。

云东海湖碧道水清岸绿 白鹭成群

一场赛事改变一座城。近几年,广东路跑跑者服务驿站、“幸福广东跑”佛山三水云东海基地、佛山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三水训练基地、佛山市定向运动协会训练基地、特步特跑族跑步基地、佛山市长跑协会训练基地等先后挂牌,越来越多的运动比赛和大型活动都在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云东海街道还以两个特色鲜明的湖畔区域,云东海湿地公园片区和荷香湖片区为重点,打造多元化运动休闲生态圈,大力发展水经济。

“云铁”不仅成功撬动各界社会资源投入文旅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引领、社会参与的协同效应,还将辖区内的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三水文化中心荷香湖、森林公园三大特色文旅片区的丰富资源有机串联起来,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构筑起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精心策划系列文旅活动,充分展现云东海的秀美生态、城市活力、传统文化,分别打造成为珠三角生态体育新地标、大湾区演艺经济新高地和岭南传统文化新明珠,助力佛山“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

目前,佛山市已建成了900多公里碧道,通过配套建设的公园、驿站等设施,初步形成了水上运动、龙舟文化、文旅文创等水经济业态,具备发展水经济的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佛山市将按照市委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部署要求,依托优质水资源、特色岸线资源和秀美滨水空间,做好“水文章”,培育发展好水经济,打造区域协调、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高品质岭南水乡。

文、图 |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招洁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