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裔作家李翊云推出新作《自然万物只是生长》(Things in Nature Merely Grow),这是她为去年逝世的19岁的小儿子詹姆斯创作的一本回忆录。2017年,16岁的大儿子文森特去世后,李翊云为他写了小说《理由的尽头》(Where Reasons End),描写了一位母亲与已故儿子之间的对话。在新作中,李翊云回忆了写作《理由的尽头》时的经历——她近乎本能地通过感觉召唤了文森特。在阅读作家艾维·康普顿-伯内特的小说时,她看到了那句“亲爱的妈妈”(“Mother dear”),而这是文森特以前常说的话。于是她说,“书就来了,就以这句话为开头。”
如果说《理由的尽头》中文森特的语言直接出现在了李翊云面前,新作的创作则艰难许多。李翊云谈道,詹姆斯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尽管他生前精通多种语言并热爱哲学思辨。她发现自己无法像唤起文森特那样唤起詹姆斯的声音,也尝试为詹姆斯创造一种全新的词汇,但由于“语言不足”而变得困难。因此,李翊云的新作没有虚构的对话,而是以母亲的第一人称来叙述。詹姆斯在书中登场的次数寥寥无几,就像他生前那样总是保持内敛。读者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是在第二章的最后一页,他只发出了一个单音节的声音“Oh”。
李翊云写道,那时她在詹姆斯的推荐下阅读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向詹姆斯坦言自己很难理解哲学问题为何成为语言问题的阐释,而詹姆斯对此只回答了“Oh”。在李翊云看来,詹姆斯的回答体现了极致的简洁和不可知性。这一充满不确定性的回答在詹姆斯去世后给李翊云带来了慰藉,她写道,“詹姆斯在语言中找到了哲学的乐趣。”李翊云在新作中直面了语言的局限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逻辑哲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