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他们是“救援队里最会滑雪的安全卫士”丨奋斗星城正青春

职业名片

滑雪巡救员

在滑雪场所对滑雪者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并对伤者在医疗救治前实施救助的人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雨纯

“救援设备清点完毕,雪道一切正常。”5月3日上午9时30分,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欢乐雪域尚未开园,吕仁杰穿上厚厚的滑雪服和醒目的救援马甲,仔细检查救援设备与雪道状况。

五年前,吕仁杰还在深圳从事销售工作,工作压力大让他萌生了回长沙就业的想法,成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欢乐雪域的一名滑雪巡救员。

吕仁杰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催生了一批崭新职业,滑雪巡救员便是其中之一,被称为“滑雪圈里最懂救援的、救援队里最会滑雪的安全卫士”。

巡与救的双重挑战

10时,雪场开园,游客们换上装备踩着雪板跃跃欲试,吕仁杰的工作节奏也快了起来。

除了保障滑雪场的设施安全,巡救员需要时刻关注滑雪者的状况。“开园后我们要时刻留意游客的状态,特别是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我们会加强关注。”这也练就了吕仁杰的“火眼金睛”与“苦口婆心”,只需要观察游客的站姿和滑行姿势,他就能预判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从而及时干预。

“有一次,有位家长牵着孩子滑雪,自认为这样能保护孩子,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我们上前劝阻,家长却觉得我们有些‘扫兴’,结果小孩不慎摔倒,磕破了嘴唇。”有时候吕仁杰也会遇到不理解的游客,这也让他意识到,单纯的劝阻效果有限,必须结合案例进行引导。如今他总是拿这个案例耐心解释风险,游客也更“听劝”了。

早在2013年,滑雪就被国家认定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这也要求滑雪巡救员具备一定的伤情评估和院前急救能力。“巡救员不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还要有能力进行初步专业处置,尽可能地降低伤害。”吕仁杰说,除了物理救治,他们还需要安抚伤者的情绪,避免二次伤害,“我们的心愿就是游客安全滑雪,开开心心来,平平安安回。”

行业标准有待规范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4.3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47亿元。

小众运动走进大众视野,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以来,吕仁杰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滑雪技术、急救知识和雪场安全管理培训。“每周我们还会组织开展安全救援演练,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妥善处理。”

2024年,滑雪巡救员被正式纳入国家新职业名录,标志着这一职业走向规范化。吕仁杰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个职业一定会朝着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他期待国家能建立完善的滑雪巡救体系,推出更多专业的实践理论课程,“这不仅能让巡救员更专业,也能给滑雪爱好者更强的安全感。”

下午6时,游客陆续离开,吕仁杰的工作还没结束。他再次踏上雪道,逐一检查雪道两侧的防护栏、防护网是否牢固,确保没有安全隐患。最后,他来到医务室和设备间,查看担架、雪地摩托等救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摆放整齐。“要确保明天能正常使用。”吕仁杰说。

吕仁杰所在的雪场面积超3万平方米,是目前唯一悬浮于深坑之上的冰雪乐园,分为娱雪区和滑雪区,拥有8000平方米专业滑雪道、11条娱雪滑道、1200平方米冰湖、超十大娱雪项目,单日客流量最高突破5000人次。

脱下滑雪服,吕仁杰的贴身衣物早已被汗水浸透。“今天走了将近3万步,又能占据微信好友步数排行榜榜首了。”吕仁杰笑着说。

记者手记

新经济带动新产业,新产业孕育新人才。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滑雪巡救员这样的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不仅填补了产业空白,更创造了全新的就业机会。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新职业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个人也应深耕专业技能,坚持终身学习,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