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
对于如何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表示,商品出入国门之际,海关严把质量安全关,主要是从“创机制、强监管、保安全、优服务”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赵增连 图据国新网
一是以机制创新让风险防控更加高效。赵增连介绍,海关建立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监测体系,如同“预警雷达”,实时关注境内外商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信息,一旦发现风险,第一时间快速应对处置。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35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商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对内与市场监管、工信、商务等部门建立了进出口缺陷产品协作处理机制,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合作共治。
二是以强化监管让国门安全更有保障。赵增连表示,“十四五”以来,海关检验进出口商品900多万批次,退运不合格矿产品、再生金属1万多批。严禁洋垃圾入境,退运固体废物4000多批次,立案侦办走私废物刑事案件589起。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整治,累计查发伪瞒报9000余起,检出不合格危险品13万批,全力守护国门安全。
三是以安全可靠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赵增连介绍,海关紧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家电和婴童用品,累计检出不合格商品1.2万批,不合格汽车6.8万辆,坚决阻拦不达标、不安全的问题商品走进家庭生活。
四是以优化服务让外贸企业享惠便利。赵增连表示,海关不断增强政策供给能力和水平,为企业降本增效。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让进口矿产品、出口锂电池通关时长压缩了80%以上。对进口大宗商品实施智能化查验,助力企业增效18亿元。查发进口短重商品3.9万批,为企业挽回近100亿元的经济损失。
此外,赵增连介绍,海关总署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促进行动,以质打底,以新增色,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为全球提供“质优物美”的国潮商品。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