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10年投500亿元造芯,雷军在赌什么?

图片




芯片、OS、AI,正在成为科技巨头的核心技术博弈点,小米自研芯片意味着什么?代价是什么?投入产出比如何衡量?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顾翎羽 研究员 周源
编辑 |谢丽容
一家极度强调性价比的公司,选择了一条离性价比最远的、最难的路——这便是小米造芯充满矛盾感的由来。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了三款小米15周年的献礼产品:售价5499元起的小米手机15S Pro、售价5699元起的小米平板7 Ultra、售价1299元的小米手表S4 15周年纪念版,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搭载了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玄戒。
其中,手机15S Pro和平板7 Ultra均搭载了小米首款旗舰处理器玄戒O1。玄戒O1是一款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为190亿个的SoC(系统级芯片),规模和工艺都与苹果最先进的 A18 Pro处理器相当。在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及,虽然与苹果仍有差距,但小米的目标是高端手机芯片对标苹果。
能够自主研发设计出这款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意味着小米将成为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个拥有自研设计SoC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它代表中国芯片设计水平实现了3nm设计能力突破,紧追高通、苹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图源/小米
小米长期以来被外界诟病为“组装厂”“只会营销、没有核心技术”。玄戒O1采用第二代 3nm工艺的消息一经释出,即引发争议:3nm芯片如此先进,小米说的所谓“自研”究竟自研含量有几分?
面对外界质疑的声浪,雷军在发布会上回应,“后来者一开始肯定不完美,总会被嘲笑、被怀疑,但后来者总有机会。”他表示,5年来,小米在包括芯片的核心技术研发上大约投入了 1020 亿元。未来 5 年,小米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 2000 亿元。 而小米财报显示,小米历史上财报表现最好的2024年,总营收3659亿元,净利润272亿元。
这一决策的代价显而易见——成本巨大。芯片的研发几乎是一年一迭代,玄戒O1单代研发成本就高达10亿美元,若销量为100万台,每台芯片的研发成本分摊将达1000美元,而小米15S Pro的起售价仅为5499元。雷军坦言,“没有足够的装机量,再好的芯片也是赔钱的买卖。”
小米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预计达到近1.7亿台,4000元以上价位高端机占整体出货量的23.3%,约为 3926万台。另据研究机构Omdia数据,2024年小米搭载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系列的手机出货为1950万台,搭载联发科旗舰芯片天玑9000系列芯片的小手机出货为370万台。以此估计,即使小米在旗舰机中全部采用自研芯片,出货量也只有大约2320万颗左右,而苹果、高通的年出货量均在上亿规模。
Omdia认为,初代玄戒O1规划出货量保守控制在数十万级别。《财经》询问了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单纯从纯商业利益角度,小米手机目前的规模难以支撑起芯片需求。换句话说,自研芯片在小米的商业选择上并不具备必然性。
那么,在手机市场增长见顶、造车业务仍需输血、且资本市场更看重汽车成长性回报的背景下,小米为何仍要押注这条投入产出比悬殊的路?雷军在赌什么?
“3nm工艺制程的SoC芯片”意味着什么?
3nm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之一。玄戒O1采用3nm工艺制程,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在复杂手机SoC领域实现3nm设计突破,标志着小米填补国内空白,芯片设计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小米为什么选择的是手机SoC这种芯片?《财经》询问了多位产业人士意见,普遍认为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手机SoC芯片研发难度大,技术下放和复用空间大;二是手机芯片产量大,从成本考虑更经济。
SoC是手机的核心价值部分。它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基带(通信模块)、ISP(图像处理器)等多个关键部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核心作用是统筹手机的运算、通信、影像等功能,直接影响手机的整体性能。高通的骁龙、华为的麒麟都是典型的SoC。
根据发布会信息,小米的这款芯片CPU多核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安兔兔跑分突破300万。行业人士表示,这些成绩有夸大空间,不过也可以作为一定参考。
爱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王凌锋认为,手机芯片量大,能产生高价值;而如果做其他芯片,产值跟研发投入相差太过悬殊。
华为海思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财经》,手机SoC芯片设计和封装制造是半导体技术上的皇冠,集成度极高,从工艺制程到能效控制,系统化管理交付都存在诸多难点。如果小米能够攻克手机SoC,就可以将技术下放给其他终端产品。
目前,小米已经将玄戒O1应用于手机和平板,未来还会应用于其他产品。
付出了什么代价?
小米创业15周年,芯片研发用了11年。
小米对SoC的探索始于2014年,然而2017年其首款相关产品未能取得成功,此后便陷入沉寂期。2021年初,小米在做出造车决策的同时,也决定重新启动手机SoC芯片的研发工作。2021年12月,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由小米集团手机部总裁曾学忠担任法定代表人,该公司肩负起了小米自研SoC芯片的重要使命。
此前小米已经成功研发过诸如电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等产品,但这些芯片的研发难度与复杂程度都无法与SoC芯片相提并论。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图源/小米
雷军曾发微博称,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四年多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以这样的人数和投入规模,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中已位列前三。
此次发布会上,雷军表示以小米目前的体量,目前一年的投入尚可承受。但是,大芯片业务生命周期短,一年一迭代,第二年便会过时贬值。因此,若没有足够的装机量,即便芯片性能再好,也是赔钱的买卖,这就要求大芯片必须在一两年内销量达到上千万台,唯有如此才能生存。过去十几年的竞争中,大芯片领域已有上百家公司倒闭,如今全球能研发先进制程旗舰SoC的公司仅剩三家。
他算了一笔账,小米15S Pro的售价为5499元起,而像玄戒O1这样规模的3纳米芯片,每代研发投资约10亿美金,若仅销售100万台,仅芯片研发成本每台就超过1000美金,还未算上制造和其他费用。也就是说,如今一台手机的定价,连一片芯片的研发成本都不够。
但雷军认为,“玄戒O1的研发开弓没有回头箭”。
投入产出比如何衡量
造芯对小米意义重大。
芯片、OS(操作系统)、AI(人工智能),正成为科技巨头的核心技术博弈点。雷军在发布会上称,四年半前小米重启研发时,内部讨论了半年时间,最终彻底想清楚: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研发,小米别无选择。
小米战略的长期目标是构建人-车-家全生态,这一横向品类拓展的目标实现离不开技术能力的纵深。此前,AI、OS和芯片三项被列为小米核心技术。小米已经先后公布过自研澎湃OS系统和AI大模型进展,唯独缺失芯片。
而匹配小米的目标,自研芯片的意义至少有三重:首先,芯片作为产品差异化与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商业竞争刚需。在这方面,苹果A系列、华为麒麟芯片都已经验证过芯片对成为一流的手机厂商的价值;
其次,自研芯片也是小米高端化必经之路,决定市场对小米“硬科技公司”的认可度;
再次,自研芯片也是生存底线保障,在极端供应链风险下,芯片自研能力是生态存续的技术基石。
中国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韦尔股份作为基石的产业投资平台韦豪创芯合伙人王智告诉《财经》,他认为小米造芯并不是贸然之举,既考虑了其业务规模的支撑能力,也对技术路径进行了审慎选择。
首先,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使其有足够市场体量和资源整合能力,支撑芯片研发投入。该芯片技术可复用至其它领域,形成跨终端协同效应。同时,国内半导体产业环境改善,研发和产能保障提升,紫光展锐、OPPO哲库等企业的人才和经验,为小米提供技术借鉴和风险规避路径。
也就是说,小米造芯更多是一种基于自身能力和目标的审慎战略选择。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aserch认为,小米此次3 nm节点的量产,更多是为未来跨终端生态(手机+ IoT +汽车)打下基础,而不仅仅是单款手机的性能升级。预计在未来1–3年内,3nm芯片带来的突出价值,可能通过“差异化体验+生态协同”来带动品牌竞争力,而非立即重塑行业排名。
风险是什么?
芯片发布仅是一个开始。首先,虽然小米宣称玄戒O1将赋能“人车家全生态”,但技术下放需时间验证。
研究机构Omdia认为,作为首代产品,这款产品主要承担技术验证使命,规划出货量保守控制在数十万级别,受小规模流片影响,初期成本会居高不下。小米自研芯片多代产品未来还需市场验证和成本优化。
其次,虽然小米的这款自研芯片目前属于合规范围内,但《财经》询问了多位律师的意见,普遍认为,这并不能排除小米遭遇制裁的风险。一旦美国扩大制裁范围,小米可能面临技术断供。
再次,小米能不能坚定长期投入?芯片行业需持续投入以保持技术迭代。四年前重启大芯片项目时,小米已承诺十年内投资500亿元用于芯片研发。雷军在发布会上称,以小米目前的体量,目前一年的投入尚可承受。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图源/小米
更重要的是,手机的竞争极度残酷,厂商在芯片上向来是“疯狂内卷”。此前小米高端机通常首发高通旗舰芯片,这是小米手机竞争力的保障。如果小米自研手机芯片性能无法和高通、联发科一较高下,那么小米就难以大规模用在自家产品上。
一位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对《财经》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小米自研芯片短期内他认为对股价拉动作用短期内有限。其依据有二:一是资本市场此前看好小米主要因小米汽车业务的成长性,而该芯片目前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该领域竞争饱和,缺乏想象空间;二是芯片业务长周期、重研发,未来扩大可能影响小米利润,且要对标高通或联发科才有竞争力,需持续高强度投入。
另外一个隐藏的问题是,就算未来数年后,小米一切顺利,自研芯片产能扩大了,要如何分配自研芯片和高通、联发科芯片的比例,如何处理和这些曾经亲密无间、后来成为对手的厂商的关系,是否将影响到小米未来的供应链议价权?
高通CEO安蒙(Amon)在5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目前高通与小米有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小米的一些旗舰机仍会继续采用高通的技术。事实上,品牌厂商研发自家芯片不罕见,比如三星有自研SoC,但高通仍是三星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高通也将会是小米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未来也不会改变。
如何衡量价值?
小米造芯是一场赌博。若玄戒O1能持续迭代并实现千万级装机,小米将真正跻身科技巨头之列;若失败,巨额投入可能伤害整体业务。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小米的尝试本身已是一种胜利。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洪佳杨律师告诉《财经》,美国现在对中国的出口禁令主要是针对技术尤其是硬件进行限制,但是,在他看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这一点恰恰是无法通过出口管制完成的。
王智认为,小米造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价值之一,就是容纳和利用了近年来国内在大型逻辑芯片上积累的人才。
王凌锋的观点是,华为被制裁、哲库被关停之后,国内就几乎没有芯片设计公司去触摸最前沿的先进工艺了,现在需要小米这样的企业,重新去使用最先进工艺来做最高端的芯片。
图片

责编 | 王祎

图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