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调背景为底,长刀出鞘,掀起一阵火光,挥动之余,火焰围绕于刀身……
近期,一种名为“火焰刀”的产品在多个社交平台风靡,这类产品因能产生火花四溅的效果,受到不少网友欢迎。但在热度背后,围绕该产品的争议也随之出现,有网友认为该产品具备溅射效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 福建一表演现场曾发生火焰刀刃断裂飞向观众的事件
记者在几家线上交易平台看到,网上售卖的火焰刀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刀身长度多在一米左右,一些店铺的销售量高达上千件。记者以买家身份进行询问,一名网店店员称该火焰刀是“非遗”产品,带尾焰款式一把需600元,其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材质与燃烧效果,“木制的便宜,铝合金制的贵,都是通过拔刀时引燃打火石的方式实现燃烧。”

△ 展示效果
店员称木制火焰刀的引燃方式是在刀刃涂抹煤油,而铝合金火焰刀为镂空构造,还需在镂空空间中装填松香粉,在刀刃引燃的同时,形成带有溅射效果的尾焰,以达到更加炫酷的尾焰效果,相对会更危险。“铝合金刀挥动需要五米左右的空间,木制的一两米就行。”该店员还多次强调,很多网红都购买过此类产品。
针对火焰刀这类产品中常带有的“非遗”标签,有网店店员称该产品属于民间技艺,还有店员认为应源自湖南、贵州或深圳等地。记者在查询后发现,国内多地均存在有类似演出、活动。潇湘晨报记者就此咨询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其认为这类火焰刀更多应归为民间杂技,商家挂“非遗”标签有可能是增加噱头。

记者也以入驻商家的身份联系多家电商平台。相关平台客服均表示,售卖火焰刀等类似产品无需进行审批报备,也无需提交质检报告。其中一位客服还建议,在出售时可以给这类产品加入“玩具”“非遗”等标签,以便被更好检索。根据平台客服介绍的情况,记者以“玩具火焰刀”“火焰刀可燃”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确实存在有大量同类产品。
潇湘晨报记者另注意到,多数该类产品购买界面都没有明显的安全提醒。此外,记者询问的六家网店里,有两家表示,该产品为成人演出道具,不能让未成年人或未经培训的成年人使用。其他商家则表示无需手续,购买后看视频操作就行,无需专业培训。


“没有购买限制,一般不会有风险,未成年人都能玩。”一名商家介绍自家产品时还表示,现在有很多学生购买此类产品,可以批发到学校周边售卖。若遇到工商部门检查,只需称其为玩具即可。
除火焰刀外,记者还通过系统推荐发现,类似原理的火焰棍、火焰扇、火焰壶等产品也在各大网店广泛售卖。上述产品,用户均可按照购买常规商品的方式直接下单。

△ 有商家在商品界面承诺称,所售刀具商品非管制刀具
对于此类商品的运输,潇湘晨报记者也以顾客身份咨询了多家快递。有快递客服表示,火焰刀这类产品尽管通常为柱状或未开刃道具,但因其长度限制,可能仍属管制刀具。这也表明,顾客若购买后反悔,并不像商家口中可随时退件那样简单。

△ 一位物流点负责人展示管制刀具执行标准
对于火焰刀的售卖和运输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山东瀛岱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吴震认为,判定依据还需结合其具体属性、是否属于管制器具或危险物品、是否取得相应资质及是否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等综合判断。“若该产品被认定为管制刀具或危险物品,且未取得相应许可,则可能违反《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存在行政违法甚至刑事犯罪风险。”吴震说。
此外,吴震还建议电商平台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审核和监管,引导商家有序售卖,符合法律规定;快递公司对该类产品的运输也要更加小心,保障安全运输,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 史继超 记者 吴陈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