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是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4月份美国滥施关税,让浙江面临着一波“压力测试”。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浙江对美出口占全省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拖累全省出口0.7个百分点。
压力之下,浙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贸答卷。今年前7个月出口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速好于全国水平,出口增长贡献率也位居全国前列。2万亿元的规模到底从何而来?通过三个“关键词”来看浙江如何在逆风中跑出一条向上的外贸增长曲线。
朋友多了路好走
第一个关键词是“新市场”。
走进义乌蒂彩工艺品公司,外贸二部业务主管刘焓煜正忙着向海外客户发送新品报价。她所在的外贸二部是今年企业为弥补美国市场订单下滑新成立的,重点发力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新市场。

浙江蒂彩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琚卉:美国的订单量不足以去支撑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去考虑怎样快速地去做一些增量。
在义乌的外贸企业里,与蒂彩有相似经历的不在少数。在当地深耕展览服务行业27年的贾莉萍,今年第一次带企业去巴拿马参展。她发现,4月份以来,她服务的千余家义乌本地伙伴中,开拓新市场的企业数增长已超过两倍。

义乌市恒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莉萍:原来一个展会三四家、五六家企业报名,现在有许多展会都是十几家企业以上,有些企业回来个把月就说已经接到订单了。
虽然新兴市场增速快,但在很多“老外贸”的印象里,美国等传统市场利润高、销量大,切换市场带来的缺口该如何补齐?

温州一家主营户外游乐设备的外贸企业已把产品卖到了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新兴市场客户更看中性价比,同类产品在美国和中东两地的售卖利润最高相差十几个点。为了补齐缺口,企业多次赴迪拜等地参展,还通过海外数字社交媒体开展精准营销。

浙江巧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 叶懿锋:我们一定要布局全球,这些国家都是在快速发展,有红利期在。
更快更准抢抓新兴市场红利。义乌商贸城在今年新设品牌出海集合店,集中陈列70多个本地品牌的2000多款产品,入驻商家间共享新兴市场客户资源。在集合店一家头饰品牌引荐下,做香水生意的楼丹不久前就成功对接上了阿富汗和秘鲁的客商。

阿富汗采购商 沙赫扎达:我们在沙特阿拉伯、迪拜等地都有营销网络,等产品改良后就可以迅速推向这些市场。
随着企业开拓新市场意愿的强烈,今年以来,浙江进一步增加了面向新兴市场的海外参展和自办展数量。省商务厅已发布的150个省级商务展会目录中,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覆盖面提升到80%。

前7个月,浙江对除美国外的其他主要市场出口均保持了增长。前两大贸易市场欧盟、东盟是增长的新引擎,弥补了美国市场缺口。而对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也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新通道里长出外贸新增量
第二个关键词是“新通道”。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的出口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外贸。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浙江外贸逆风起飞的新通道。
进入下半年,宁波一家电器企业的业务代表郑华飞更忙碌了。公司在美国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多款产品都要优化升级,和美国客户的沟通成了每天工作的常态。

宁波巨盛电器有限公司业务代表 郑华飞:我们工厂有200多款型号,客户会提出很多消费者反馈的一些问题出来。

这两款夹板,老款通过代工生产已经卖了十年,而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新款,一年里就升级了三次。

浙江宁波巨盛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岑旭妮:这款是我们比较新的款式,它相对来说利润会好很多,高出10个百分点。
上半年,虽然外贸业务受到冲击,但刚刚尝试的跨境电商业务却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定价灵活、库存压力小,跨境电商为外贸企业打开一条出海新通道。
从事跨境电商研究的张芮也在今年感受到了外贸新通道的变化。今年以来,她参与了十多场跨境电商培训,密密麻麻的企业名单中不少是从未接触过跨境电商,但又急切转型的外贸企业。

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副院长 张芮:通过跨境电商,我能够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理解用户,第二点是因为我们自己去搭建了销售链路,所以有了一个价格的掌控权。
为帮助企业快速打开出海新通道,今年以来,浙江各地深入产业带,地毯式摸排适宜开展跨境电商的各类主体,联合20家全球平台,推出了专属绿色通道对接等举措。就在不久前,慈溪市还邀请全国100多个跨境大卖家走进小家电产业带对接。

宁波慈溪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 徐少尉:企业在这个方面要加快跟上步伐,就是结合跨境的优势,积极地把我们的链路里面的制造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新通道助力新特产“出海”
政企合力,跨境电商的新通道正在加速打开,也让不少外贸新品迎来了新机遇。今年前7个月,浙江省高技术产品出口1999.2亿元,增长8.7%,以智能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表现亮眼,正在成为浙江出口的“新特产”。
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灵伴科技,上午10点,但不少工位还空着。负责海外运营的龙媛芳介绍,她边上三个工位的同事眼下分别在开拓东南亚、欧洲等地的电商业务。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海外物流管理 冀孟孟:所涉及的物流渠道会越来越多,工作很饱和,但是特别开心的状态。

年初,灵伴科技的AI眼镜火爆出圈,企业打算顺势开拓海外市场。但创业初期,走传统外贸途径出海,无论搭建渠道还是运营推广,成本都很高。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运营负责人 龙媛芳:跨境电商平台它是以数据为导向的,你是实时能够看到它的销售数据、用户的评论、竞品的分析,我们企业在其中就可以根据它这些实时数据调整我们相关的策略,降低企业出海的试错成本。
新业态激活新产业,眼下,在新兴产业集聚的杭州余杭区,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已累计超过1000家,涉及人工智能、休闲体育等各类产业。据杭州海关统计,上半年,浙江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出口超过1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 王乔斌: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再加上通过有竞争力的销售渠道的组合,能够大大地提升我们浙江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创新跟着市场走 “特长”变“特产”
第三个关键词是“新特产”。
如果打开浙江的外贸集装箱看一看,你会发现,机器人、光伏板等等各种高附加值产品正在占据“C”位。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这场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火热进行,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领域的30个原始科技创新项目同台竞技,接受评委现场的尖锐提问。
与很多科研竞赛最大的不同是,这400多个由博士后领衔的科研项目要进入决赛并最终取得胜利,需要经过一个特殊评委团队——技术转移经理人的评议。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副主任 陈鹏飞:我们这个大赛更加注重的是转化的效率跟规模,去真正地帮他去贴心地规划商业路径和后续落地之后,应该去找什么人或者是找什么样的场地,或者是我可以拿到什么样的资金和拿到什么样的政策,这样更加提升了他们转化的效率和规模。
以赛代选还只是开始,获胜团队能获得技术转化、项目落地等一系列支持。作为大赛的承办方,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帮助科研团队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链条。根据中心对之前两届参赛项目的跟踪,有20多个项目后续发展速度都比较快。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副主任 陈鹏飞:像我现在手上这个项目,2023年的第一届的金奖,到今年一共有近亿元的营收了。我们整个大赛的目的就是想让科研的手与市场的手来进行交互和握手,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去更好地长成参天大树。
让创新跟着市场走正是浙江“新特产”层出不穷的关键。今年,浙江省成立三个百亿级基金集群,瞄准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重点投入。要得到基金的青睐,关键一点就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宋道灵:我们是首批拿到这笔15年期资金的企业之一。我们从成立之初就聚焦于具身智能操作技术的落地,目前已经在服装厂、化工厂跑通了试运行,预计到年底我们的产能将突破500台。
今年上半年,浙江的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了两位数,服务机器人、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的增长都超过30%。

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佟桂莉:我们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落脚点,加快建设创新浙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前沿技术,进行前瞻布局,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科技担当。
把创新“置顶” 不断向“新”而行
经济大省浙江要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该从哪里要动力?答案就是创新。
越是发展承压,越是要不断创新,这是浙江经济多年来行稳致远、攻坚克难的密码之一。把创新“置顶”,才能不断向“新”而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