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观点 | 让智驾竞逐回归安全赛道

木须虫

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汽车召回、生产一致性、商业宣传、事件事故报告四大方面。上述领域均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为关注的。

智能驾驶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重塑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企在算法迭代与场景应用上加速竞逐,智驾功能成为市场焦点。然而,在技术狂奔的背景下,虚假宣传、安全事故等时有发生,行业如何始终行驶在安全赛道成为重要课题。

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刻意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边界。夸大智驾系统能力、隐瞒功能局限的营销话术屡见不鲜,甚至通过命名误导消费者将辅助功能等同于无人驾驶。这种概念包装不仅扭曲技术认知,更埋下安全隐患——当驾驶员因过度信任系统而放松警惕,紧急状况下的反应延迟可能酿成悲剧。监管新规明确禁止此类宣传,要求企业在显著位置标注安全提示,正是对技术伦理的纠偏。

技术进步不应以安全让步为代价。智能驾驶的商业化竞赛,本质是安全与责任的比拼。监管新规通过制度约束矫正市场偏差,但企业更需建立“安全优先”的底层逻辑:在算法开发中嵌入冗余保障,在用户教育中强化风险提示,在技术迭代中坚守安全底线。

当行业从概念炒作回归技术本质,智能驾驶的竞逐才能真正跑在安全的赛道上。唯有以敬畏之心驾驭科技,方能抵达“人机共驾”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湖北嘉鱼县政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