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网

古城巷子里的漫时光——在喀什把日子过成一首流动的诗

来源:【疏勒观察】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雷木果

有一种生活叫喀什, 行走在喀什古城里,浸润在诗意的小巷中,风是悦动的,裹挟着艾德莱斯绸的艳色与烤馕的麦香,时光却静止了。 放慢步调,一起感受喀什那藏在巷子里的慢时光吧。

5月1日,走进喀什古城的小巷里,处处洋溢着绿意与人潮的生机。阳光斜斜漫过小巷的窗棂,落在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一曲一调上,让人无处不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韵味以及市井烟火气息。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承载着历史记忆,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走进巴格其巷,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的世界。这条以“庭院生活”为魂的民宿街,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雕花廊柱、葡萄架与现代旅居美学相融,每一家民宿都是一首未写完的长诗,等待着旅人去细细品味。一步一景,一院一世界,巴格其巷被众多游客称为“惊艳”之地,不仅是绝佳的拍照打卡地,更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所在。

推开民宿的木门,老墙的土色与新漆的黛蓝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艾德莱斯绸缎垂落成帘,铜壶里煮着香气四溢的玫瑰花茶。民宿的主人,有的是古城居民,有的是来喀什旅游后留下来的创客。窗外的绿植成荫,为客房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旅人们枕着惬意入眠,清晨又被巷口打馕人的木槌声唤醒,开始新的一天。

“住在这里,像成了古城的孩子。”成都游客林女士在留言本上写道。这句话,无疑是对巴格其巷民宿街独特慢节奏生活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巴格其巷是静默的诗,那么塔哈其巷便是流动的画。作为古城与现代美学的对话场,塔哈其巷以“旅拍”为名,吸引了无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

五月的塔哈其巷,处处是“移动的风景”。游客们们身着艾德莱斯绸长裙,头戴镶满珠翠的朵帕帽,在百年土墙前扬起裙摆,摄影师的快门声与巷口老匠人敲打铜器的叮当声交织成曲。旅拍店主高峰说:“我们的妆造师会教客人如何用达瓦孜(走钢丝)的平衡感摆出‘飞天’姿势,也会带他们去百年茶馆旁的老墙下,拍出‘商队遗珠’的沧桑感。”

近年来,喀什古城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打造了油画一条街、盖孜尼其巷、塔哈其巷、巴格其巷、药茶一条街等特色街区,让游客在漫步古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韵味。

今年,喀什古城深挖特色非遗民俗文化,围绕土陶、水缸等元素打造“水门——汗巴扎美食街、菜巴扎路”3条特色民俗街区,以及“婚礼巷”“土陶墙”等打卡点,让游客在古城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记忆。 喀什古城的巷子,是时光的褶皱,也是生活的容器。在这里,慢不是刻意的停驻,而是一种与土地共呼吸的智慧。

本文来自【疏勒观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